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名家云集、成果丰硕,2025年“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与师资培训圆满落幕

发布人:日期:2025年08月25日 21:42浏览数:

(通讯员李雯倬、李逸飞)8月23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北大法宝承办的2025年第四届“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与师资培训结业典礼暨第四届“法律检索”教学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举行,为期14天的暑期学校圆满收官。

出席此次结业典礼的人员有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燕华,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时代法学》副主编刘顺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数据科学与电子商务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徐国愚,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办主任王丹,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法硕办负责人罗昊,以及线上嘉宾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北大法宝总经理赵晓海,广东法纳川穹律师事务所主任潘美玉。本次结业典礼由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际法系主任黄文旭主持。

结业典礼


结业典礼上,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燕华对顺利完成学业的学员致以祝贺,并向所有专家以及支持单位表达谢意。她指出,此次暑期学校以“交叉创新”为显著特色,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将人工智能与法学教育进行融合,推动了“数智法治”领域的人才培养,这是全国法学教育改革创新进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她勉励学生,要始终坚守“以法为基、以技为翼”的初心,不仅要成为精通法律的“专才”,更要成为善于运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法学院将凭借各方的支持,持续开办“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为新时代法治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燕华致辞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时代法学》副主编刘顺峰称,此次暑期学校以“数智法治”为导向,成功探索出法学教育与技术融合的新路径。他指出,法律人不应仅局限于法律条文,更应在法律条文之外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理、情理与道理。同时,他表示《时代法学》将持续为这类交叉研究提供支持,以促进法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时代法学》副主编刘顺峰致辞


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北大法宝总经理赵晓海代表承办方感谢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使得暑期学校不但成为学员们学习的殿堂,而且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北大法宝未来将继续支持举办“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推动法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北大法宝总经理赵晓海致辞


本次暑期学校学员分组撰写了基于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论文34篇,围绕政法、高校、律师、企业四个赛道搭建了34个AI法律智能体,最终评选出优秀结业论文一等奖5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0篇和优秀AI法律智能体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8项、最佳智能体创意奖3项、最佳法律AI应用奖3项、最佳团队协作奖2项。38人获评优秀学员(含3名西北政法大学协同教学中心学员),48人获评线上考核优秀学员。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时代法学》副主编刘顺峰宣读优秀结业论文名单并为获得者颁奖,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燕华宣布本次暑期学校的优秀学员名单并为获得者颁奖。

优秀结业论文颁奖

优秀学员颁奖


“连续四年,以民间力量推动中国法官检索类案并在裁判文书中运用类案进行说理,通过类案同判促进法律适用统一。”暑期学校的主要发起人黄文旭在会上发布了“中国法院类案识别优秀裁判文书”(第四批)。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文旭发布“中国法院类案识别优秀裁判文书”(第四批)


授课教师代表广东法纳川穹律师事务所主任潘美玉高度赞赏“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对全国法治人才培养的贡献。同时,从科技赋能法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共同发展三个维度,对暑期学校进行了总结。

授课教师代表广东法纳川穹律师事务所主任潘美玉发言


优秀结业论文一等奖获奖代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川渝分享了结业论文的撰写经验。优秀学员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监察法学博士研究生乔晋华、上海政法学院法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张凌月、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张凌寒、湘潭大学法学学部硕士研究生李泽秀,观摩教师代表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教师左传,班主任助理东华理工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陈慷琪,志愿者代表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丁柯元,分别分享了参与本次暑期学校的心得体会。

在随后进行的第四届“法律检索”教学研讨会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数据科学与电子商务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徐国愚,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教师张亚楠,新疆大学法学院教师李贝贝,上海市浩信(北京)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樊印,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张雨珊,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曹佳悦,湘潭大学法学学部硕士生李泽秀,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生陈海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生刘川渝,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生张凌寒,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生程潇涵,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生李怡定,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生施佳其,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博士生郑秀坤等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法律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人工智能时代法律检索课程的教学方法”和“人工智能时代法律检索课程的考核方法”三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人民大学监察法学博士生乔晋华,湘潭大学法学学部硕士生粟可可,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汤帆分别主持上述三个议题的研讨。

在总结发言环节,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副教授聂慧苹认为,坚持每年举办“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很不容易也非常有意义,本次法律检索教学研讨的特色是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的发言特别有价值。同时,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法律检索课程教学工作的经验,发表了对法律检索课程教学特别是考核方法的真知灼见。

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副教授聂慧苹总结发言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际法系主任黄文旭在对法律检索教学研讨会进行总结后,表达了对“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授课教师、幕后工作人员以及所有学员的感谢。他指出,本次暑期学校借助同步线上直播、对线上学员进行考核和学员分享检索经验等方式,达成了无边界课堂。不少去年的老学员积极投身于课程设计、活动组织与作业评审当中,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薪火相传”的精神。期望通过持续举办“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和“法律检索”教学研讨会,促使更多法学院校开设《大数据与法律检索》等相关课程。期望每位学员都能把在暑期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里,凭借类案检索推动法律适用的统一与公平正义,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微小而坚实的力量。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际法系主任黄文旭总结发言


据统计,本次暑期学校吸引了境内外200余所高校的1800余人报名。最终,录取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等87所境内外高校的110名线下学员、220名线上考核学员以及1400余名线上旁听学员。近9万人次观看同步直播。本次“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暑期学校同步举办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课程《大数据与法律检索》师资培训”,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100余名高校教师作为师资培训对象,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观摩暑期学校的全部教学活动。

本次暑期学校课程设置丰富,安排了十七堂主题授课。除了主题授课以外,暑期学校在开幕当天举办了人工智能与法学教育“麓峰”交叉科学论坛暨第二届法律实务技能课程标准研讨会,发布了《法律实务技能课程的体系、标准与开课指南(第二版)》和“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教学智能体。此外,暑期学校还安排了“AI法律应用技能与智能体搭建培训”“‘法宝岳麓’第二届AI法律应用与智能体大赛”“类案识别模拟辩论”“中国法院类案识别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等7次主题活动、1次公开结业论文汇报和法律检索教学研讨会。50余位专家参与授课和其他教学活动,其中包括4位长江学者和3位青年长江学者、5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3位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1位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等学术名家和来自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实务部门的权威专家。


附优秀结业论文名单、优秀学员名单、优秀AI法律智能体名单、中国法院类案识别优秀裁判文书(第四批)〕



下一条:我院与郴州苏仙区两院举行建立本科实习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并召开实习座谈会

【关闭】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公众号

企业合规师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