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6年。2002年6月,学院与原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经济法系合并,成立了新的法学院,办学地点位于岳麓山脚的景德楼北栋。

学院设置有两个本科专业——法学、知识产权,并开展了“英语+法学”(湖南省第一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和“知识产权+计算机科学技术”双学位培养。法学专业于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在省内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一。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和工商管理硕士(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方向)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教授26人,副教授17人。35%以上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专任教师中有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和青年法学家各1人,长江学者1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1人。1名教师获“韩德培法学奖终身成就奖”。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机构和研究基地。设有政府管理法治研究所、法律文化研究所等11个教学研究机构。201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3年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成立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法律问题研究中心”。拥有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设有湖南省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实践基地、湖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基地。建设有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和湖南省行政检察研究基地等。

学院在中国特色国际私法学术体系构建、境外追逃追赃国际合作、涉外腐败治理研究、法治政府建设、政府采购法以及流域与环境治理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优势。近五年来,学院共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近20项,荣获各类教学科研奖励26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并翻译出版《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牛津法律大辞典》等经典法学著作、辞典11部。近年来举办了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等年会,连续多年举办“人工智能与法学教育麓峰交叉科学论坛”“政府采购湘江论坛”等国内重大学术会议。主办了湖南法学界第一家公开出版的法学学术刊物《时代法学》。

学院坚持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深度融合,引领湖湘法治文化研究,把“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与法治湖南、法治中国的时代需求结合起来。近三年来,学院先后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多个部门完成立法建议稿、对策建议稿和专项调研报告六十余份,发挥了重要智库作用。教师队伍活跃于法治宣讲、编写普法读本的一线,学院是湖南省唯一同时获得“最美公益普法集体”和“最美公益普法个人”荣誉的高校,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社会与业界的高度肯定与广泛赞誉。

学院目前在校本科学生1259名,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758人。自2002年合并组建以来累计培养了学生5000余人,持续向公、检、法、司、律所等司法实务部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社会认可度高。学院协同育人机制健全,现有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六位一体”特色活动体系影响广泛;近年来我院学子获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团体赛一等奖、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比赛ICC全国一等奖、中文赛海牙赛段二等奖等国内外专业竞赛奖百余次,实践及专业能力过硬。

法学院始终恪守“仁、爱、精、勤”的校训精神,坚持“崇法明理,止于至善”的办学品格,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德法兼修”的法律专门人才不懈努力。

(相关数据统计截止至2025年10月20日)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公众号

企业合规师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