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暑期实践团完成在慈利县广福桥镇三王村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工作。团队通过深度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考察当地民宿产业发展历程,重点调研因产业快速发展衍生的消费纠纷问题,致力于构建民宿经营纠纷的法律解决范式,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专业建议。
三王起新居:旧舍焕新生,村企共筹谋
2020年3月,湘煤集团驻村工作队进驻三王村后,创新采用"屋场会"民主协商机制,与村民达成合作共识,盘活闲置民居资源发展高端民宿产业。通过"免费改造+收益分成"的共建模式——村民以房屋产权入股,企业全额承担装修改造费用,在省国资委专项支持下,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包括村道拓宽、生态停车场建设、太阳能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升级工程。工作队将4栋闲置民宅成功改造为"溯溪居""望山阁"等特色主题民宿,打造出"竹溪谷"民宿集群,并于2020年9月15日正式投入运营。
发展伴纷扰:宣传有美化,退订起纷争
实践团在调研中发现,伴随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各类民事纠纷也日益增加。在与民宿从业人员的深入访谈中,团队梳理出两大典型纠纷类型:一是退订争议,如游客因交通受阻要求退订,但民宿方严格执行既定的退订政策仅返还部分费用而引发矛盾;二是服务质量纠纷,典型表现为宣传图片展示的景观环境与实际入住体验存在明显差异,导致顾客要求退房补偿等情况。
良策解纷争:退订立阶梯,宣传重真实
实践团在深入调研后,针对民宿经营中常见的退订争议和宣传失真问题,提出了兼具法治思维与人文关怀的解决方案。
针对退订纠纷,团队创新性提出建立"阶梯退费+不可抗力豁免"的双轨制解决机制。在订单确认环节,要求经营者通过显著方式告知消费者退费规则;如遇台风、交通管制等不可抗力因素,消费者可凭有效官方证明获得全额退款,该方案严格遵循《民法典》第590条规定。同时,团队还建议引入商业保险机制,通过"无忧退订"保险实现风险的社会化分担。
就宣传失真引发的纠纷,实践团主张构建"真实披露+缺陷补救"的全流程责任体系。要求经营者定期更新平台展示的房源实景照片,并对可能存在的季节性差异(如植被生长遮挡视野等)进行明确标注。一旦发生消费争议,经营者需立即启动补救程序,通过协商补偿等方式化解矛盾。
实践团通过深入调研,为三王村民宿经营者系统梳理了经营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团队构建的"纠纷预防-响应-化解"全链条法治保障机制,将当地传统的"屋场会"民主协商方式升格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规范。这一实践探索,不仅为三王村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更展现出乡村振兴从"产业兴旺"向"治理有效"深化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与三王村深化合作,共同见证法治乡村建设的创新成果。
编辑:李佳林
作者:曾真 李薇 刘子熙
责编:刘双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