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雯茜、郭镁)为扎实推进新一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10月16日,我院在304报告厅举办了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与经验交流会。社科处副处长阳旺、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继军、院长助理刘顺峰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我院科研办主任刘力主持。
会议开始,杜继军书记首先进行了2026年国家社科基金动员,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标准高、竞争激烈,学院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将努力为我院教师扫除障碍、创造条件,营造优质的申报环境。同时也对本次会议中分享项目申报经验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阳旺副处长对国家社科基金管理流程及相关内容做出解读,指出当前国家级项目竞争日趋激烈,各高校申报积极性持续高涨,立项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强调选题质量是成功关键,需要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与地方发展需求,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学者提早准备、多方请教,同时积极借助校外专家力量提升课题设计与论证水平。学校将持续加强组织服务,开展多轮指导与形式审查,为教师申报提供有力支持。
李爱年教授指出选题是课题成功的关键,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与政策导向,确保研究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她强调真正的学术研究应着眼于真问题,顺应时代发展规律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具体选题方法上,建议重点关注国家重要活动、党内政策文件及司法实践新规等源头,从中提炼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科研题目,为高质量申报奠定坚实基础。
夏新华教授指出选题立足国家大政方针,结合学校特色与个人研究优势,实现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统一。其次,申报书质量直接决定评审印象,建议教师亲力亲为、反复打磨,力求逻辑严密、表达精准。此外,积极融入学术共同体,加强与学界同行的交流,为课题申报营造有利环境。同时,他提醒申报者需注重平时积累,持续产出相关研究成果,夯实学术履历,为项目论证提供有力支撑。
姚鹤徽教授强调,扎实的学术积累是立项的根本前提,建议教师深度梳理近五年本领域的立项选题与CSSCI论文动态,把握学术热点与演进脉络。在选题策略上,他推荐注重国家战略、社会热点与个人研究基础的三维统一,使选题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同时谨慎“追热点”,确保与自身前期成果的延续性,以增强评审专家对研究基础的认可度。另外,他针对申报书撰写提出多项具体建议。
会议最后,刘顺峰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指出学院对项目申报的高度重视,为切实提升申报质量,学院将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鼓励教师积极向校内外导师、专家请教,同时呼吁全体教师积极准备,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支持条件,力争在本年度项目立项中实现新的突破。
我院20余名教师参与本次会议。
一审:刘力
二审:刘顺峰
三审:曹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