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思思)2025年9月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英国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国际仲裁和中国法讲席教授、国际争议解决研究所所长、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陈磊莅临我院205报告厅就“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引擎——‘早一点、走出去、做起来’”开展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何燕华主持。
陈磊教授围绕“早一点”、“走出去”、“做起来”三个关键词,为学子搭建涉外法治人才成长行动指南。谈及“早一点”,他强调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要赢在起跑线上,鼓励同学们本科阶段就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尽早接触涉外法律实务,既要通过课程学习筑牢中国法根基,又要锻炼用简洁语言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法律逻辑的能力,为跨法域交流扫清表达障碍。
关于“走出去”,陈磊教授结合自身在国际仲裁、涉外法律研究领域的经验指出,同学们需主动拓展国际视野。一方面可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模拟法庭赛事等渠道走出去,与全球法律人才建立联结,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提升跨文化法律沟通能力;另一方面,要关注国际争议解决前沿动态,学习英美等国法律实践经验,同时锚定中国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实现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做起来”的实践维度,陈磊教授为同学们列出行动清单,一是利用校内资源,通过法律检索、文书写作训练等提升专业技能;二是走向实务,主动到上海、深圳等法治前沿城市的仲裁机构实习,在真实案件中对比国内外法治实践差异;三是抓住竞赛,以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为契机,在备赛与竞技中锤炼快速清晰提炼案件争议点的能力,让涉外法治素养从知识转化为实战本领。
讲座最后,何燕华代表学院对陈磊的分享表示诚挚的感谢。她指出,本次讲座以“早一点、走出去、做起来”为指引,为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的实践坐标。未来,法学院将继续整合资源,助力学生在涉外法治领域更好的发展。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温度,为自身职业发展打开了新视野。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白教授、我院王葆莳教授、黄文旭副教授、刘杨副教授、李西泠博士、我院100余名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全体“英语+法学”学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一审:刘力
二审:何燕华
三审:曹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