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昊)为贯彻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法学教育链与法律实务链深度融合,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继军、副院长欧福永、何燕华及法硕办负责人罗昊一行于5月15-16日赴深圳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并举办校友座谈会,构建起“战略协同+校友联动+产教融合”的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深圳校友会会长胡圣诞全程陪同。
战略协同:携手百家律所,共育涉外法治人才
5月15日下午,杜继军一行出席“百人律所授牌仪式暨律产研融合发展峰会”,向广东生龙律师事务所等5家律所授予“协同育人基地”牌匾。
杜继军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是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深度融合,学院将坚持党建引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搭建“律产研”一体化平台,构建“湖南-大湾区-海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锻造具备全球视野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为企业合规出海提供专业支持,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欧福永在专家献策环节精准把脉“一带一路”海外投资面临的法律风险,提出风险预警模型,强调企业应防范政治风险、劳工合规及环保壁垒,并系统阐释企业海外发展的全流程风控方案,为涉外法律实务提供理论支撑。
校友聚智:凝聚校友力量,共话人才培养新图景
同日,学院举办深圳校友座谈会,与校友代表共聚一堂,围绕职业发展、人才培养及就业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校友们结合自身经历,就行业趋势、就业市场需求及学院课程优化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为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重要参考。
杜继军强调,法学院将持续完善校友联络机制,搭建长效互动平台,整合校友资源,助力在校生职业规划与成长,实现优质资源的有效传导。
何燕华指出,法学院将持续依托协同育人基地,不断探索涉外法治实务人才培养新模式,服务法治建设新需求。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共创协同育人新路径
5月16日上午,杜继军一行先后走访广东生龙、广东万诺、北京市两高(深圳)三家知名律所,开展考察交流。
双方围绕法学人才培养、实习就业、校企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校方重点调研了律所人才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会谈中,双方就共建协同育人基地、联合开发法律实务课程等达成共识,进一步拓宽了校所合作路径,为法学学子提供了更优质的实践与就业平台,助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
杜继军特别强调了我院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成效。他指出,学院近年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持续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稳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未来学院将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助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
此次深圳之行通过授牌合作、校友联动、企业走访等形式,深化了与大湾区法律行业的对接。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助力学子高质量就业,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审:罗昊
二审:何燕华
三审:曹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