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完成人姓名 |
李爱年 |
性 别 |
女 |
|
出生年月 |
1962年12月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
专业技术职称 |
二级教授 |
现任党政职务 |
无 |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环境法、国际环境法教学科研 |
|||
工作单位 |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
联系电话 |
移动电话 |
13975146981 |
||
电子信箱 |
hnsdlan@163.com |
|||
通讯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
1.2002年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普通高校“精彩一课”比赛中获教育部奖; 2.2020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获评为国家首批线上线下一流课程; 3.2018年获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全国明德教师奖”;4.2016年和2019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5.2013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6.2022年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二等奖、省赛一等奖; 7.2013年获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老师; 8.2021年获“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9.2021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 |
|||
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处分 |
无 |
|||
主要 贡献 |
1.曾任法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全面负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广泛发动全院师生投身法学教学改革。 2.负责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架构及课程教学模块的设计与论证工作。 3.主持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湖南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湖南省名师空间课堂等; 4.推动学院与日本滋贺县立大学长期教学、科研合作;与英日合作《环境法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国家留基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 5.主编《环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保护法教学案例库》教材8部,出版《环境法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启迪学生思维; 6.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领衔主讲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于2018年在智慧树网站上线,2019年在中国大学MOCC上线。数据显示,在智慧树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线上选修学生已超20000+人次。仅从智慧树平台的选课学校情况来看,全国已有85所高校选择该课程。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
培养研究生情况 |
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共指导硕士研究生150名、博士研究生11名。担任研究生《中国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专题》《自然资源法专题》《污染防治法专题》《法学前沿》等课程的授课教师。在高校教学科研一线执教治学38年,始终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师德师风,得到组织和师生的充分肯定。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严把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关,近几年指导研究生论文6篇获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研究生发表CSSCI论文20余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几年如一日,每周组织硕士生和博士生召开读书报告会,积极为党育人;近4年指导研究生获省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6项;10年间连续培养13名学生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指导博士生获“湖湘青年英才”(唯一在校学生)。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带头人的身份承担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帮助学生联系生态环境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等专业实习单位;经常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与课题调研,多次利用暑假带领学生环洞庭湖走访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等地区实地调研,提高学生等法律实践能力;连续3年邀请湖南省人大法工委专家来校给研究生教授环境立法课。严格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在确定的开支范围内使用经费。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