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奕瓯 崔芳鸣)为培养2025级本科新生的法学思维,引导新生洞察法律与社会生活的深刻关联,9月15日上午,我院2025级本科新生“开学第一课”在我校桃花坪校区115报告厅举行,我院教授刘顺峰担任主讲人。
刘顺峰以“从社会科学视角发现法律的温度与深度”为主题,结合生活实例,从“为何要‘社科’地看法律”“为何要‘人类学’地看法律”两个角度为新生进行阐释。刘顺峰指出,法律不仅是条文,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他从社会科学视角出发,强调学习和理解法律需关注规则背后的原因。此外,他从法律人类学角度提出“规范多元”理念,指出乡村彩礼、行业规范等非国家法秩序同样塑造行为,而中国基层治理如“枫桥经验”的成功,正源于其契合本土文化土壤。他强调中国的法治道路需扎根中国现实,而非简单套用西方理论,为新生提供了超越条文的法学思考路径。
刘顺峰建议新生建立“三维”知识体系:扎实的教义学基础、广阔的社会科学视野以及敏锐的中国问题意识。同时他鼓励大家做到四个结合——“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向内看”和“向外看”“批判”与“建构”“专业”和“人文“相结合。
此次活动为新生提供了科学理性的法学指引,为培养其法律人的批判思维与价值关怀奠定了深厚基础。
2025级全体本科新生参与此次活动。
一审:韩蕴恬
二审:张宁莎
三审:曹俊峰